隨著企業季報公布,第 3 S&P 500 資訊科技類股公司之獲利年成長率預估由 8% 上調至 14% ,遠優於整體市場由 4% 下調為 -2%,資訊科技類股表現持續受到季報公布利多而超越大盤。S&P 500 資訊科技類股公司 2007 2008 年獲利年成長率之預估分別為 11% 23% ,遠高於整體 S&P 500 公司獲利年成長率預估之 7% 12% (資料來源:Thomson Financial, 2007/11)。另一方面,全球資訊科技產品需求仍然暢旺,第 3 季全球個人電腦及手機出貨年成長率分別達 15% 14%(資料來源:IDC, 2007/10),顯示全球資訊科技產品需求並未受到金融市場問題影響而轉弱。


受到思科(Cisco)提到美國金融業對科技產品支出轉弱之評論,11 月份美國科技股出現今年以來較大修正,雖然思科Cisco獲利狀況仍超越市場預期。何德明指出,美國金融業對科技產品支出約佔美國整體科技支出之13%,由於美國科技業本國營收來源僅佔35%(資料來源:FactSetCredit Suisse2007/08),故美國金融業之科技產品支出僅佔整體美國科技股營收約4.6%,股價對此影響似乎已經過度反應。


全球科技類股指數成分中 65% 以上為美國公司(資料來源:MSCI, 2007/11),因此科技類股走勢受美股投資氣氛影響頗大。10 31 日聯準會 FOMC 會議調降利率目標及重貼現率 1 符合市場預期,但出乎意料在會後聲明中提及聯準會雖然預期未來經濟受到房屋市場影響而走弱,在目前利率目標之下經濟成長走弱之風險與通膨風險相當,短期不需要再度降息刺激景氣。保德信全球科技基金經理人何德明指出,聯準會對經濟之評估似乎過於樂觀,未來經濟情勢可能再度走弱使得聯準會重新考慮降息。由於美國總體經濟處於循環中期降溫階段,如果聯準會重啟降息美股漲勢仍可能再起,預估科技類股將有機會隨美股走強。


2006年亞太市場已經首度超越歐洲,成為美國電腦產業第一大出口地區,其中又以中、印為主要貢獻來源(資料來源:美國商務部,2007/1)。因此,除了原物料與能源產業之外,全球科技產業似乎逐漸與新興市場有著愈來愈密切的關係,這是在1990年到2000年科技泡沫期間所未見的發展。科技產品在新興市場普及率並不高的狀況下,隨著金磚四國與其它新興國家的經濟快速發展,消費能力持續提升,預估將使得科技產品的普及率快速提升,對於未來全球科技業營收成長預估將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預估全球科技產業在新興市場強勁的需求帶動下,有機會隨著美股回穩走強。


資料來源參考保德信投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yrus1203 的頭像
    cyrus1203

    操盤養成學院

    cyrus12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