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是以愛心、互助架構而成的商品,但經過幾百年的發展,也能由單純的風險保障概念,發展出「買一張保單貼現(Viatical Settlement),賭一個人會不會早點死。」的證券化商品。保單貼現於英、美等地相當風行,在台灣因存在正反爭議,遲遲未立法開放。
保單貼現在台灣知名度不高,在國外卻已行之有年,投資模式是以折扣價格買進即將到期的人壽保單,保單來源多是癌症等重症末期病患或是老年人。保戶將保單透過仲介賣給投資人,可以立即拿到一筆現金,由投資人代為繳交後續的保費,等到被保人死亡,保險金就直接給付給投資人。
受經濟結構改變影響,台灣中南部失業問題日趨嚴重,近年亦出現個別業務員或財顧公司仲介保單貼現的地下金融活動。高資產者則成為這種新興商品的投資族群,但買的還是以美國地區流出的保單為主。
打著「保證獲利兩位數」「投資44個月,報酬率80%」等招牌,保單貼現的高報酬率讓投資客趨之若鶩,往往忽略裹在高報酬糖衣裡的高風險不確定因素。
「投資保單貼現,我有很多經驗,也曾在這個賠了不少錢。」 楊 先生年紀不大,卻是投資圈的老手,主要是透過某家私人銀行服務。雖然一開始在保單貼現賠了幾筆錢,他說,自己現在對這種商品研究相當透徹,而且玩遍保單貼現三種型態的商品後,結論是相對於直接買一張保單貼現,保單貼現證券化商品或投資保單貼現公司基金算是「比較穩賺的」。
左右保單貼現投資報酬率的要素是「生命預估值(Life Expectancy)」,即被保險人賣出保單權利後的存活時間長短,若保險金不在預估的時間內給付,保單報酬率就會下降;若提前給付,就年化報酬率來說,收益率會再提高。生命預估牽涉到很多專業知識,通 常需要 醫師、精算師等協助;再者,同樣一種病,病人本身居住環境、財富、求生意志等,均是影響最後保險金給付時點的變數,使得投資報酬率只能預估,無法保證。
隨著醫學技術進步,投資保單貼現的不確定風險更高,尤其是某種重症的新藥或新療法臨床使用後,可能延長罹患重症的被保險人生命。過去曾有個著名案例,1990年代AIDS保單大量出現,但蛋白脢分解抑制劑出現後,愛滋病患的生命得以延長,當時不少保單貼現公司出現虧損甚至倒閉。
不過,投資一張保單貼現,不免會「期待」被保險人早點翹辮子,以提高自己的報酬率。持平而論,這種想法有違人之常理,或有甚者,興起謀害被保險人的想法。但持贊成論調者認為,讓被保險人早點拿到錢,去實現夢想或治病,才是積極的作為。如此正反不同看法,讓保單貼現充滿爭議。
其實,保單貼現的起源確實是基於愛心助人的立場。1980年一位愛滋病患者在美國電視節目啜泣地悲嘆,「現在生病已經沒錢花用,保單卻要等到死了才能領到錢。」當時有人基於公益,買下該名病患的保單受益人權利,成為第一張保單貼現。
由於經濟或身體因素,愈來愈多美國老人感慨壽險保單要等身故後才能使用,還不如提前領錢,用來完成環遊世界等人生夢想或是治療眼前的病痛,這導致保單貼現市場的蓬勃發展。據Towers Perrin統計,1990年時保單貼現市場交易量約四、五千億美元,到2003年已成長六倍以上、達30億美元,2007年可望再成長至150億美元。
相較於傳統投資工具,保單貼現的報酬率期望值較高,但也較股票、期貨等流動性差,台灣投資客買這類商還得承受法令保障風險,畢竟台灣還未立法開放保單貼現,一旦發生投資糾紛,投資人得自行跨海打官司。
與保單貼現同樣帶有不道德色彩的類保險商品,還有近兩三年來在美國如雨後春筍的保費融資(premium fi-nance),由銀行(或融資公司)、保險公司、財務工程公司三方共同架構的新興商品,同樣是期待被保險人早早前往西方極樂世界,不同的是被保險人連保費都不必自掏腰包。一名75歲老翁,從頭到尾不花一毛錢,就可能賺進130萬美元,這種迷人的投資,使得不少台灣老田僑都志願當「人頭」去買,只是這種商品門檻高,絕非一般民眾有機會接觸,早先更傳出有詐騙集團打著這種名號招搖撞騙。
留言列表